相关动态
知识点专题|5G、AI、大数据、区块链、VR、AR、MR、H5、小程序分别是什么?与新闻业有什么关系?
2024-11-10 22:23

知识点专题|5G、AI、大数据、区块链、VR、AR、MR、H5、小程序分别是什么?与新闻业有什么关系?

新技术正在构建全媒体新闻生产新生态,本文就和新闻密切相关的系列技术和应用即5G、AI、大数据、区块链、VR、AR、MR、H5、小程序进行了梳理,结合考试要求,同学们可以积累一下相关的案例素材~

5G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2018年6月13日,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制订了全球首个5G标准。5G的主要技术指标有:1Gbps~20Gbps的峰值速率,10Mbps~100Mbps的用户体验,1毫秒~10毫秒的端到端延时,1倍~100倍的网络能耗效率提升。2019年1月,工信部宣布发放5G临时牌照,我国5G商用元年的序幕拉开。5G打破了原有的技术限制,为正经历着深度融合的传媒业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新传案例:

1.人民网主办“拓展5G应用,助力产业升级”高峰论坛。

2.人民日报社注重媒体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将打造新兴媒体集团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了“以加速互联网化为融合方向,以全面一体化为融合目标”的发展战略。

3.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正式推出,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5G+4K\8K+AI”等新技术打造的综合性试视听新媒体平台,产品定位为“有品质的视频社交媒体”。

4.在5G的技术辅助下,两会的新闻报道实现了“即摄即传”《人民日报》5G+VR央视网VR+vlog《人民日报》AR报纸、央视网《全景沉浸看报告》等,都是当前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也带来了更多的阅读体验。

5.新京报开发5G智能新闻实验室项目,尝试用5G、AI智能和新技术,服务、赋能新闻的生产、加工与传播。

6.在国庆阅兵中,央视直播利用5G网络提供“4K+VR”直播;新华社构建了“5G+8K+VR”全景视频直播矩阵

论述题:论述5G技术的发展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25分)

5G是在4G技术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相较于4G技术,5G技术拥有更快的传输速度、更大的信息空间、更强的传播能力、更低的传播成本。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技术的迭代发展会对社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5G技术的发展应用,必然会对新闻传播业、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人产生影响。

一、5G技术促进新闻传播的变革发展

(一)全时空、全媒体、全现实、全连接传播,新闻传播进入“全”时代

5G连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可以实现所有人连接、所有物连接、所有资金连接、所有信息(数据)连接,同时还可以实现所有环节、所有过程、所有时空节点的连接。此外,全媒体不仅是传播传统意义的新闻、娱乐等信息的业务功能型载体,而且是要传播数据、通过连接提供服务等融合服务型载体。

(二)5G技术带来新实践,新闻传播学科迎来新问题新范式新理论

5G技术带来的“全”时代,改变新闻传播产业的形态和实践,新的新闻传播实践带来值得关注的新问题,原有的研究方法要适应新问题,新问题的出现和新范式的应用,一方面会对新闻传播的经典理论进行现实检验,另一方面会产生针对新问题的新理论,如场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5G技术为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带来新动力。

(三)信息制作和发行系统重组,新闻业态和传播格局发生巨变

5G技术让受众与信息的距离不断缩短,也让直播更接近、新闻更时新、报道更深入,进一步拓展了新闻报道的宽度、广度和深度,5G技术带来新闻制作和发行系统的重组。此外,5G技术推动沉浸式新闻和视频化信息的发展,在降低传播对收者文化技术要求的同时,实现信息的立体化传播,给收者带来沉浸式体验。

(四)传播主体多元化,智能设备和人一起成为传播主体

在5G技术和物联网应用下,传播将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往关系搭建,而是人与智能设备所“代表”的外部环境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换。智能设备不再是“被动”的传播媒介,可以针对传者的意图和收者的需求,对信息符号和内容进行修改调整,成为编码者。人在传播中唯一主体的地位被打破。

二、5G技术给新闻传播带来的隐患

(一)5G技术带来新闻传播体制和规范的问题

5G技术推动下的新闻传播,可能会出现既没有专业精神的指引,更缺乏管理规范的境况,产生一系列的媒介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如新闻失实、新闻寻租、广告泛滥、侵犯隐私权等。

(二)学科交叉发展带来的理论及实践困境

新闻传播原有的研究视角、经典理论、研究范式等需要在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新结合。出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价值取向偏差,关注焦点的侧重偏差,研究范式的路径偏差等问题,都为新闻传播在学科交叉发展中带来了挑战。

(三)技术狂欢下,谨防技术对人的异化

5G技术的实现在带来更便捷高效传播的同时,也加剧了人们对现实环境的陌生感,人们可能会在传媒的“超真实”环境中变得麻木沉默。此外,5G技术带来的视频化、碎片化传播,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会造成情绪的泛滥和思维的断裂,非逻辑非理性的群体极化现象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四)智能中介的出现,隐藏的技术权力中心

5G技术的发展普及,会推动传播者传播能力的提高,会促进受众信息需求的满足,但也可能进一步削弱传收双方对信息的把控能力,“智能中介”的权力可能得到进一步增强,把控信息的传输、呈现和舆论的引导,“智能中介”背后的组织成为隐藏的权力中心,有可能通过技术垄断实现经济或政治目的。

5G技术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改变,同时也带来了新闻生产、组织结构等多方面的革新。诚然,5G技术暴露出一系列弊端,但技术与新闻媒体的发展依然方兴未艾,建立好相关的制度与规范,5G技术依然可以为新闻媒体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AI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是指使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决策等功能,其本质是对人的意识与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的理念早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学会上便已提出,人工智能严格意义上属于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

人工智能对传媒业的整个传播流程都产生影响,包括组织机构、内容生产、传播方式、效果测定、经营模式等。对于新闻业而言,基于计算机辅助报道形式,数据新闻、计算新闻、机器人新闻、开源新闻、算法新闻、自动化报道算法应用、传感器新闻等都是人工智能在新闻传媒业的具体应用与表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大数据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的5V特点(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大数据的运用可以带来预测性新闻的增加、深度报道模式的改变、个性化新闻与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

区块链

“区块链”最早是在2008年《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中提出的概念。区块链技术也被称为分布式账本,是一种在分布式分类账上共享和存储信息的方法,解决了在不必相互信任的情况下就单一事实来源达成一致的问题。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分布式共享、可溯源、可确权和匿名性等特点。区块链技术在传媒领域应用广泛,能够追溯源头保证信源认证;提高社会协作以推动公民新闻;加强版权保护以促进内容生产;通过精确数据打击虚假广告。但其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如技术不够成熟,商业模式不够清晰,内容建设仍需加强,信任度不高,人才缺口大等问题。要推动其发展,必须加强产业引导,改善监管机制,大力培养人才。

推荐论文:喻国明《区块链对后真相的重新建构,“分散—聚合”模式的设想》涉及知识点“区块链”和“后真相”。

VR新闻(Virtue reality)

VR新闻,即虚拟现实新闻,通过360度全景摄像机与其他实体设备记录新闻现场,经过处理后呈现在虚拟现实的设备上,使受众能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VR技术有沉浸感、交互性、想象性三个基本特征。VR新闻是典型的沉浸式新闻,指一种能让观众获得新闻故事中描述的事件或情形的第一人称体验的新闻生产形式,其最主要目的是通过让观众化身为新闻事件现场的“目击者,而不仅仅是新闻的“观望者”。

新传案例:

《纽约时报》纪录片《无家可归的人》正是 VR与敏感新闻结合的一次重要尝试。在国内,不仅腾讯、网易等门户网站尝试 VR 内容制作,人民日报、央视等传统媒体也在运用 VR 进行新闻报道。

1.网易还原切尔诺贝利事故的VR报道——《不要惊慌没有辐射》,比起报纸、电视等媒介手段,最大的特点在于让用户突破空间的限制,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并且带来感官上的震撼。

2.纽约时报的VR新闻作品《流离失所》,将观众带到动荡的中东,如现场般感受战争对儿童、平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3.环球时报x腾讯新闻出品《VR重现抗美援朝空战经典案例》,用VR第一视角重现抗美援朝经典案例,重现当年空战的画面。

VR技术应用的未来前景在哪?

尽管VR新闻还存在一些问题,但VR新闻的前景却依然十分宽广。

VR新闻带来的全新新闻思维方式,打破了原来传统媒体线性报道的固化模式,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形式,改变了新闻体验者的感受。

未来的媒体的发展范式可能是:互联网+VR+传媒,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髙度融合成为全媒体。

但是VR新闻也不会取代现在的纸媒新闻、电视媒体新闻和网络媒体新闻,而是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种存在形式,形成多种形式相互依存的多样化新闻媒体。

AR(Augmented Reality)

AR即增强现实技术AR新闻是指利用AR技术进行新闻报道并形成的新闻产品。这种新闻是基于VR新闻和真实世界疏离的缺陷而创造出的以“复归现实”为宗旨的技术。

AR技术的突出特点在于构建在三维世界基础上的虚拟场景,从而达到交互性和沉浸式的双重体验。AR新闻是智媒体时代临场化新闻的重要表现形式,相较于已经有所应用的VR新闻而言,2019年新华网app对建国70周年阅兵式的报道就有AR新闻的应用专栏。

新传案例:

2012 年 8 月国内《成都商报》的“拍拍动”,就开始使用这项技术来辅助新闻报道。作为 VR 技术的延伸,AR技术在理论上可以更为真实地还原新闻事件的本身,但由于其制作手段更为复杂,目前还不太能适合制作时效性较强的新闻报道,因此尚处于起步阶段。

点击“拍拍动”图标,打开软件,将摄像头对准成都商报上带有气泡状“拍”标识的图片,软件就会自动开始缓冲视频,待缓冲完毕后,点击屏幕上出现的播放按钮,即可看到纸面上的图片运动起来。

MR(Mix reality)

MR是混合现实,由Intel在2016年旧金山IDF16开发者大会上首次推出,会上Intel亮出了多项新技术(坊间有时也称之为“黑科技”),包括MR融合现实、视觉智能、创科模块等。混合现实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通过在虚拟环境中引入现实场景信息,在虚拟世界、现实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

MR技术结合了VR与AR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将AR技术体现出来。根据智能硬件之父 Steve Mann的理论,智能硬件最后都会从AR技术逐步向MR技术过渡。“MR和AR的区别在于MR通过一个摄像头让你看到裸眼都看不到的现实,AR只管叠加虚拟环境而不管现实本身。”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骨科专家在手术室里戴上了MR眼镜,开展MR技术与3D打印技术结合下的人工关节置换术。

H5

H5 是指第 5 代 HTML,也指 H5 语言制作的一切数字产品。所谓 HTML 即指“超文本标记语言”的英文缩写,页面内包含图片、链接,甚至音乐、程序等非文字元素。H5 页面就是 利用 HTML5 制作出来的页面。H5 新闻通过加诸图片、特效的报道方式,大量运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音乐以及动画等,带来新闻可视化的变革,打破了纯文字对受众视觉的掌 控,增加了新闻传播视听感染力。

新传案例:

1.人民日报“军装照”H5

2.人民日报联合网易文创推出的党建100周年H5创意作品,以“我的红色气质”为题,通过测试答题,得出“我的红色气质”海报,宣扬红色精神。

小程序

小程序是腾讯2017年1月9日推出的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大小限制在1M以内,主要是基于HTML5技术,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小程序的特点和优势:无需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需卸载。简单来说,就是“轻”量级的应用,尽可能的不骚扰用户,以维护微信整体的用户体验。

这部分内容作补充,或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察,或者以作为论述题的背景,考察新闻业的变化,名词的概念一定要记清楚,和名词相关的案例也是需要掌握的,建议大家看论文的时候把小标题记下来,不要看一些乱七八糟学校的论文,多看看彭兰等大咖的论文~

点一点,离上岸更近一点

nback="static" style="top: auto;left: auto;margin: 0px;right: auto;bottom: auto;">

nback="static" style="top: auto;left: auto;margin: 0px;right: auto;bottom: auto;">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知识点专题|5G、AI、大数据、区块链、VR、AR、MR、H5、小程序分别是什么?与新闻业有什么关系?】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tiush.xhstdz.com/quote/68977.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tiush.xhstdz.com/mobile/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