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动态
教育部: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80.72%,文盲率下降至2.67%
2024-11-11 02:04

  中国网28日讯 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全面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部启动开展“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在6月28日召开的第六场“教育这十年”“1+1”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周为、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介绍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年改革发展成就。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会议。

教育部: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80.72%,文盲率下降至2.67%

  周为重点从语言文字事业在全局中的摆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以及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建设成效三个方面作简要介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

  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等作出了一系列的指示批示,还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为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党中央、国务院也对语言文字事业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部署。比如,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

  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教学”。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2020年,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次、新时代第一次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国务院还批准调整新一届的国家语委。这些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高度重视,语言文字事业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取得历史性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十年来,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从70%提高到了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文盲率下降至2.67%,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参与伟大复兴进程和共享伟大成果贡献了力量。

  实施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教育部、国家语委与国务院扶贫办等开展推普脱贫攻坚战略合作,不断加大投入,面向教师、青壮年劳动力、基层干部等重点人群,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十年来,培训逾千万人次。建立东西部合作机制,组织开展东西部对口支援,实现“三区三州”的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全覆盖。组织动员青年力量开展推普志愿服务,中央财政专项支持986支团队1.1万余名大学生,辐射带动了数十万高校大学生深入中西部推普一线。召开中国语言扶贫与人类减贫事业论坛,发布《语言扶贫宣言》,建设“语言扶贫”APP等学习资源平台。帮助贫困人口通过学习普通话走出大山,走向社会,实现就业脱贫致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语言力量。

  实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助力推动共同富裕。按照“聚焦重点、全面普及、巩固提高”的新时代推普工作方针,开展民族地区推普攻坚、农村地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以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普及三大行动。开展面向中西部重点省份实施的“一地一策”,面向民族地区的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专项计划,面向广大农村地区的语言文化助力乡村“五大振兴”方案,面向城市地区的语言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目前,民族地区幼儿园已经基本实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保育教育活动,为实现2025年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85%的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校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基础阵地,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持续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33万多所大中小学校达到建设标准。实施“语培计划”“优师计划”和“国培计划”,加大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的培养培训力度。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更加规范,育人环境更加优化,教师教学能力、学生语文素养显著提升,语言文字工作在铸魂育人中的作用愈加凸显。

  加强规范标准体系建设,为满足语言文字应用提供基础保障。组织制(修)订31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覆盖领域不断拓展。国务院颁布《通用规范汉字表》,集数十年汉字规范之大成,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主导修订完成国际标准《信息与文献——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进一步提升汉语拼音的国际影响和作用。《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国家通用盲文方案》的发布实施,使我国3000多万听力和视力残疾人有了自己的普通话和规范字。累计发布13批外语词规范中文译名,有效引导社会规范使用字母词。汉语拼音拼写、古籍印刷字形等一系列规范标准,满足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的迫切需求。

  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发生格局性变化

  十年来,语言文字战线坚持固本强基、守正创新,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大语言文字工作格局不断健全。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确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管理体制。十年来,国家对语言文字工作的统筹力度不断加大,国家语委委员单位由18个增至30个。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依据、涵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地名管理条例、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等80余部法律法规、规章和单行条例的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体系。党政机关、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网络新媒体、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立省级语委语言文字工作报告制度,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各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

  加强语言生活引导。连续举办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营造学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机构发展到了1700余个。十年来共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6200余万人次、汉字应用水平测试22万余人次,研制发布《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等系列皮书,开展年度“汉语盘点”活动,引导社会语言生活和谐发展。

  提升科研保障和引领能力。基本建成以课题研究、机构建设、人才培养为重点的语言文字科研工作体系。聚焦国家发展需求,设立1000余项的科研项目。实施《国家语委科研基地管理办法》《国家语言文字智库建设规划》,构建了由24家科研机构组成的融中心、基地和智库为一体的国家语委科研机构集群。

  夯实人才队伍基础。建成122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打造“三班一盟一论坛”中青年人才的培养框架,培养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2135名,骨干力量不断壮大。

  周为表示,砥砺十年创伟业,踔厉奋发向未来。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推进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新闻发布会上,田立新介绍了十年来语言文字事业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深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指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要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语言文字战线深受鼓舞,通过推动实施专项文化工程,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基础性作用,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推动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召开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整合16家高校和文博单位,搭建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实施“强基计划”促进古文字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连续举办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建设近2万分钟的“中华经典资源库”。策划举办七季中国诗词大会、三季汉字听写大会和成语大会,全网累计播放量超过40亿人次。合力打造“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为广大师生奉献“最好听的语文”。

  实施“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整理译写1000余条反映国家和中华民族话语体系中最核心、最本质的思想文化术语,出版四大系列图书,与“一带一路”沿线28个国家开展32个语种的国际版权合作,助力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

  实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开展对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共完成1700多个点的田野调查,范围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的120余个语种及其主要方言,收集原始文件数据超过1000万条,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打造20卷《中国语言文化典藏》、30卷《中国濒危语言志》等系列标志性成果。同时,注重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联合央视共同打造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全媒体传播最高突破10亿次。组织编写《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红色印迹手绘本》,生动描绘中国革命发展历程,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在加强与港澳台地区语言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开展港澳普通话水平测试6万余人次,举办港澳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港澳学生语言文化夏令营、两岸大学生汉字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覆盖10余万人次。建立两岸语言文字交流合作协调机制,共建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合编《两岸常用词典》《中华科技名词大词典》等系列工具书,制作《潮平两岸阔》纪录片。

  主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十年来,语言文字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实际行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发展战略。建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状况与语言政策研究成果和数据库。通过建立京津冀语言文字协同机制、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机构等,整合优势资源,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为北京冬奥会成功召开提供语言助力。研发冬奥智能问答系统、语言翻译服务系统,为北京冬奥会代表团按中文笔划顺序入场提供标准服务,有力提升北京冬奥会语言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特别是建成8个语种对照、包含13万2千条术语的跨语言冬奥术语库并组织编写《冬奥会体育项目名词》,纸质内容与术语库融合联动,实现冬奥语言服务历史首创,两项成果作为北京冬奥会文化遗产,将服务未来更多冬奥盛会。

  全面开展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在2020年湖北疫情暴发之初,针对援鄂医疗队遇到的方言障碍,指导北京语言大学、武汉大学等推出“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疫情防控外语通”等应急语言服务产品,指导29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中急需克服的语言障碍提供语言服务。

  推动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发展和资源建设。实施“语言文字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加大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力度。先后上线转换准确率达99%的“汉字简繁文字智能转换系统”、涵盖古今各时期8万多汉字信息的“汉字全息资源系统”、35款历代书法名家字体的“中华精品字库”、收录近千项语言资源的“国家语委语言资源网”等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升舱改造成为国家语言资源服务平台,努力打造国内汇聚语言资源的权威网站、国家语言服务能力建设的示范平台。

  深化交流合作,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十年来,语言文字战线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2014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世界语言大会并发布《苏州共识》;2018年共同举办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以“保护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永久性文件《岳麓宣言》,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海外出版英、俄、日、韩文版《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扩大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国际影响力。

  加强双边和多边语言文化交流。推进中俄、中法、中德以及中国与东盟等双边和多边语言文字国际交流合作,签署国家语委首个双边合作协议,填补高层次语言文化交流的空白,扩大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国际朋友圈”。以“语言,让世界更和谐,文明更精彩”为主题,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填补世界华语区从未举办语言博览会的空白。

  推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发布首个面向外国学习者、全面评价其中文水平的规范标准《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目前已向海外发布8个语种的对照版,与20多个语言教育机构进行标准对接。建设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建成两年即发展用户600万人、覆盖全球182个国家和地区,平台总访问量突破亿次。建立海外普通话水平测试站,打造中文水平考试(HSK)品牌。截至2021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等10个联合国下属专门机构将中文作为官方语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国正在学习中文人数超过25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人数近两亿。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教育部: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80.72%,文盲率下降至2.67%】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tiush.xhstdz.com/quote/77008.html 
     栏目首页      相关文章      动态      同类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tiush.xhstdz.com/mobile/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