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赵芙瑶
撰文|袁 宁
ChatGPT一经问世,其背后GPT大模型的超强通用能力,就给不同垂类行业玩家留下了无限想象。
众多人预言,颠覆性产品将在各垂直场景爆出。规模更小的垂直领域龙头企业,其创新是点状的,在细分领域往往更具爆发力。ChatGPT如何赋能于各垂类行业?
当前,一方面视频创作者纷纷感叹流量红利见顶,另一方面观众们苦于众多低质作品骂声连连。AI的进入会给视频创作行业现状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探索大模型赋能视频创作垂类
如何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月27日,一览科技推出业界首个基于GPT大模型的“文本+图片+虚拟人”视频AIGC全域工作流,搭载于旗下视频创作者工具“一览运营宝”,专注服务影视及短视频行业人群。
那么一览科技是如何实现大模型在垂类的应用呢?罗江春介绍,目前主要有五种调优方式。第一种Embedding,即通过指令输入来进行调优。这种方法对于指令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不太适合于一般用户。第二种是针对GPT大模型本身进行的微调,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的过程。
第三种是其目前主要使用的方法。通过在用户和GPT之间搭建起中间层,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和调优,进而达成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满足。这种方法有效的且不需要用户持续不断地对话或调优。而第四种方法,则相对成本高昂,需要在GPT大模型之外,再建一个垂直模型。第五种则是花大概26万美元,Down一个GPT3.5模型。
深耕短视频创作领域多年,罗江春认为,只有深刻理解视频行业,并有足够的积累和案例,才能够帮助创作者更好地生产视频。在各个垂类赛道拔得头筹的关键的问题在于,谁能解决某一个垂直领域用户的根本需求,用户买单与否也只取决于产品是否真的起作用。
同时,作为大模型应用层的公司,罗江春期待更加多样的大模型环境。不止GPT,今年2月,一览科技与百度文心一言达成合作,并将在后续全面接入文心一言能力。他认为,多样化的大模型能够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优势。同时,不依赖某一个大模型,能够保证公司的安全性和避免被垄断。这对于产品效果和运营效果都是有益的。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学还是企业的大模型他们都很欢迎。
瞄准视频行业痛点提供解决方案
AI生成内容能成为行业解药吗?
在当前的市场竞争激烈、获客成本高涨的情况下。迫于压力,一些创作者选择用降低内容质量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导致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抄袭、低俗、不良等问题,这也让观众苦不堪言。
导演陆川在近期接受采访中讲述了自己向Chat GPT求助,寻求帮助写剧本中美国家庭故事部分的经历。Chat GPT给出的长长建议和参考片单,让他感到震惊。
当前,用户可以直接通过一览运营宝“AI编剧”的入口,进入一站式AI创作环境。在不打破编剧原创作逻辑的条件下,按照“创意-情节-脚本”的内容生产顺序,协同创作专业脚本。作为一览运营宝视频AIGC全域工作流中的一环,未来整体环节将由AI编剧、AI图片、AI分镜、AI虚拟人等多个产品组成。
这似乎为当前的视频生产行业提供了一条出路。在当下视频获客成本增高的情况下,提升视频制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或许还可以问路于AI。
问路AI加持视频创作全流程
内容质量和版权如何保证?
首先,罗江春认为,编剧和收视率之间不能简单挂钩,有些小众的内容不一定会被大众所接受,下沉内容可能更容易被大众喜欢。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脚本对导演和演员的作用以及呈现方式等因素。
同时,他也给出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他提出将AI编剧与剧集的选角、导演、收视率等相关信息建立闭环追踪的想法,以实现预测和推荐的功能。但是,这需要进行大量的闭环工作,不能单纯依赖AI的创作能力,需要更多人的参与才能实现。因此,不应将AI编剧的创作能力简单地挂钩到收视率上,还需要进行更为全面的考虑。
对于版权问题,他认为明确的法律界定是十分必要的,当前AI的发展还很年轻,应该给予其更多包容和发展的机会,让它能够快速成长和创造优秀的作品。这个过程中,技术手段的成熟或许也可以帮助保证版权的不可篡改性。总之,应该让AI尽可能地发展壮大,而不是过早地对其进行限制。
对于AI是否会取代人类,罗江春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虽然AI可能会首先冲击创作环节中的编剧和图片素材选取等早期环节,但并不意味着AI会完全取代人类创作者。从业者应该接受这一趋势,拥抱AI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