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说自话的小奶狗:
个人原创,张大妈首发且独家,无任何其他分发平台。
文章主要科普DxOMark的相关内容,包含选机、量化标准、公信力等,不涉及任何品牌或厂家。
文中观点纯属个人观点,与什么值得买平台无关,若有严重偏离的描述,相关方可通过平台联系本人。
·
·
·
DxO其实是DxOMark测评体系的简称,而DxOMark来自DxOMark Image Labs公司,但DxOMark Image Labs公司与DxO公司其实是两家独立的公司。
楼主先从DxO这家公司说起吧,DxO创立于2006年的法国布洛涅比扬古。这是一家摄影软件的销售公司,主要销售的软件有DxO PhotoLab、ViewPoint和FilmPack图像处理软件。(原谅楼主一个也没用过。。。)
而DxOMark Image Labs公司是由DxO公司创立的独立公司,DxOMark Image Labs创立之初就是为独立相机、和搭载的移动设备提供量化评级。旗下DxOMark相机测评体系就是大家俗称的DxO手机拍照排行榜。
·
其实不是每个品牌都崇尚DxO排行榜,所以各个品牌对DxO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对于价值观的认同感方面,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三类公司。
1、关我啥事?
这类公司绝对不会主动送测,对DxO也完全不care,甚至是抵触。
A公司非常抵触DxO,而且从来不在官方或公开场合谈及关于DxO的任何话题。不要觉得A公司是害怕,而是A公司自己就有上千人的摄影研发团队,其体量可能是DxO的几十倍。相当于一个科学家团队完全没有必要去跟一个民间团体争论对错一样。
O公司和V公司则是完全侧重感知营销的,这两家公司满天飞的营销策划已经足以让消费者感知了。况且这两家公司的客户只要看上去拍得美就好了,可能连DxO压根都没听过。就好比一个学生高考考了750分,小学和初中的成绩高低又有什么意义呢?
2、这个工具还凑合吧~
这类公司对DxO的态度比较暧昧,不主动也不拒绝。
H公司跟A公司比较类似,不光有自己独立的摄影研发团队,还有自己研发的ISP、感光器、光学系统。DxO对于H公司只是一个工具,或者H公司对于DxO才是真正的工具。因为榜单里其他所有机型的ISP和SOC基本都是同一个供应商,既然都是一个爹妈生的,比谁美谁丑不都是打了爹妈的脸吗?总得拿个其他家的孩子比比吧?
3、销量UP UP UP!
这类公司对DxO非常热衷,绝对在第一时间送测机器。
X公司和O公司的营销方式和粉丝文化就注定了DxO是其关键一环,因为数据和排名等量化指标对于其追随者来说,实在太过重要了。在没有获得市场绝对的认可前,DxO的量化数据无疑是最好教育市场的方式。
·
主播鼻祖老罗曾说过,“除了A公司和H公司,大家都是方案整合商,谁也别跟谁装。”
手机成像质量的硬核心终究还是ISP和SOC,而ISP和SOC的供应商则是高通和三星。想靠算法或美颜提高成像质量,无疑相当于正常人穿再好再贵的篮球鞋,也进不了NBA一样。
回想一下近年来各个品牌的相机成像质量,尤其是夜景拍摄,为什么全都上了好几个档次?其实都是ISP爸爸高通和SOC妈妈三星的努力罢了,各个品牌作为方案整合商,起到的作用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
DxO会在实验室环境里、室内自然场景、室外自然场景的三种条件下,采用各种光照条件和模仿实际使用场景,并在默认设置下手机进行相机成像。这些过程将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完成1500张以上的测试照片和2小时以上的视频拍摄,最后经过客观测试和感知评估,对多个子项目进行量化评分,得出最终的总分。
1、照片分项评分标准:
2、视频分项评分标准:
·
首先抛出楼主的结论,DxO可以参考,但不能迷信。楼主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DxOMark官网只支持英文和中文。
DxO作为全球权威的手机相机测评机构,官网的支持语言只有英文和中文。要知道,镜头、相机等几乎是由日本厂商垄断的,没有追加日语选项的DxO,让日本的佳能、尼康、卡西欧、宾德、奥林巴斯、富士、松下、索尼颜面何存?难道这些日本大佬在摄影行业里的地位不够吗?
2、DxOMark测评内容几乎只有手机。
虽然手机成像近来几乎把卡片机淘汰了,但是在单反面前毕竟还是弟弟。作为全球权威的相机评测机构,其测评的样品却几乎只针对手机,关于单反或镜头的评测少之又少。楼主觉得专业人士应该更侧重单反或镜头等方面的内容,只有手机品类这种一级市场产品,未免显得有点单薄。。。
3、DxOMark的参考意义大吗?
因为DxO测试样片的格式均为RAW,而RAW的全称为RAW Image Format,也就是未经处理和压缩过的原始照片。这种RAW格式无疑更适合做原始数据的记录和量化评分,但普通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会有RAW这种格式的呢?
说句人话,我们常用的格式不是RAW,而是是JPG。只有JPG这种格式才能更好地加持各个品牌的相机调校,比如广角&超广角、微距&超微距、超级夜景、背景虚化、美颜算法、AI调色大师等等。所以不能说DxO的测试不专业,只能说跟日常使用的角度不同。就好比一场时装秀,DxO分析得是衣服的编织工艺、防水性、透气性、克重等,而消费者只关注衣服好不好看(模特好不好看可能更重要~)
·
那么除了DxOMark的量化评分体系,还有没有其他消费者可以借鉴的测试方法呢?
楼主觉得还是有的,比如科技美学的万人盲测,而且楼主也确实喜欢91那先生的那件万年不变的黑毛衣。
下面再来说下楼主为什么喜欢这种方式。因为有时候量化出的指标,很难完全代替实际的完整效用,比较感性的手机拍照就是这样。虽然像素、传感器尺寸、感光面积是可以客观完全量化的指标,但不同的算法、调校风格、审美取向又带来了不同的喜好。
而科技美学每年万人盲测的固定节目,逻辑也很简单。就是取若干款样机对不同场景进行拍照,然后不告诉你是哪款手机,只让你根据测试样片来投票。其实科技美学做这样的测试顶着的压力是很大的,因为一旦被举报黑幕或者暗箱操作,那么科技美学积攒多年的摩天大楼,可能会一夜之间倒塌。这里楼主有点私心,想为科技美学点个赞~
·